第32章 焚尽千窑雪 不渡万古尘(第3页)
上一章 | 目录 | 存标签 | 下一章 |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沈知意突然掀开某口陶瓮,瓮底铺着的根本不是硝石,而是掺了糖霜的琉球硫磺:"严党要借盐场晒盐,将硫磺混入官盐运往九边!"
统领突然咬破衣领毒囊:"今夜子时三刻"
海风送来咸腥的潮气,沈知意怀中的铁算珠骤然烫。
她想起父亲熔剑前夜在陶轮上画的潮汐图——嘉靖五年黄河决堤那日,正是三月大潮时。
"去防浪堤!"
两人策马冲上石塘时,望见二十艘漕船正趁着大潮出港。
最末那艘的吃水线异常深沉,桅杆悬着的陶铃在风中撞出梵音。
云袖的绣春刀劈断缆绳,拽着沈知意跃上船帆。
底舱堆满贴着"磁州窑贡瓷"封条的陶瓮,瓮口火漆印却是倒着盖的。
"是私盐!"沈知意掰开某块碎瓮,"严党在官盐里掺硝石硫磺,再用磁州窑陶瓮运往各边镇——边军若用这种盐腌制粮草"
刀光忽至。
八名倭寇装扮的死士自陶瓮堆中暴起,刀法竟糅合了锦衣卫的破阵式。
云袖格开两柄倭刀,忽然现对方腕甲暗纹与北镇抚司的制式相同。
"你们是诏狱逃犯!"
为的独眼死士突然扯开面巾,露出刺着匠籍印记的溃烂右脸:"沈姑娘可认得这伤?嘉靖五年黄河溃堤,你爹用烧红的陶符给灾民烙匠籍"
沈知意袖中玉蝉脱手击碎其腕甲,内藏的磁州窑陶粉遇风即燃。
火光照亮船舷刻痕时,她终于看清那些冰裂纹中暗藏的"龙抬头"印记。
"大人看船头!"
女锦衣卫的刀风扫落帆索,坠落的船帆显露出被火漆覆盖的旧名——"清运七号",正是五年前运送黄河赈灾银的官船。
惊雷乍起,暴雨倾盆而落。
沈知意抹去眼前雨水,忽然望见海峡对岸亮起三盏孔明灯。
灯罩绘着的严府狼头纹,与居庸关地宫中的血色舆图遥相呼应。
"是总攻信号!"
她扯断颈间陶珠掷向火药瓮,迸的烈焰中,二十年来父亲在陶轮前佝偻的背影与眼前火海重叠。
云袖的绣春刀斩断最后桅杆时,她终于读懂父亲熔剑前刻在陶模上的遗言:
"烈火焚尽千窑雪,清风不渡万古尘。"
寅时的海风卷着盐粒扑在窗棂上,沈知意就着残烛细看琉球硫磺的成色。瓷碟中的碎盐经茶水化开,竟在碗底析出磁州窑釉料特有的靛蓝结晶。
"这不是寻常的硝石。"
她将瓷碟推向云袖,"嘉靖八年工部改良盐法,允许用磁州窑陶瓮替代木箱运盐,怕是那时就在瓮底夹层动了手脚。"
女锦衣卫的刀尖挑起块盐渣,火光下隐约可见"宣府"二字的水印:"严党在九边军盐里掺硫磺,遇潮湿则自燃——他们是要烧尽边关粮草。"
更漏声里忽然混入陶器碎裂之音。
沈知意吹熄烛火推开北窗,望见两辆运水车正往盐仓西北角驶去。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xslb.net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