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国潮1980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四百五十八章 软硬兼施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宁卫民因为是个帅小伙,又鲜有对属下火的时候。
    这就造成下属对他亲近有余,威信不足。
    尤其是自打斋宫开业以来,他一直在用越时代的理念要求这些姑娘们。
    一边不惜重金对她们进行仪容仪表的培训,提供高档工装和免费的高级化妆品。
    亲手把这些姑娘们打造成了最时尚最高端的服务人员。
    另一边,他又不断开源,采用多种经营的方式,成功推动斋宫经营业业绩持续走高。
    同时也让姑娘们的收入随之稳定增长。
    这一切的一切,都越助长了这些姑娘们的骄娇二气。
    别看这些姑娘们工作中笑得甜美,待顾客也很热情客气。
    可那只是利益使然的表面伪装。
    事实上,因为收入高待遇好。
    这帮丫头无不养成了眼高于顶的毛病,和相互攀比的虚荣心。
    私下里,或在外面,她们个个都心高气傲,对普通人不假颜色。
    要打个恰如其分的比方,这斋宫真和《红楼梦》里的大观园差不多了
    硬是把一帮胡同妞儿培养成了一园子的“新时代贵小姐”。
    价格松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通货膨胀。
    实际上,自从1979年年底,京城统一提高了猪肉、羊肉、牛肉、家禽、鲜蛋、蔬菜、水产品这八种副食品的价格以来。
    仅仅经历了很短一段时间的平稳期,这八种副食品的价格就开始有脱缰之势,陆续开始上涨。
    翻过年来,甚至还出现了相关产品搭车涨价,和大量议价商品充斥市场的现象。
    比如散装啤酒,国家定价是一大碗一毛八分钱。
    可由于商品短缺,京城有的地方就自己提高了两分钱,卖两毛钱一大碗。
    顾客当然不乐意了,宁卫民的邻居罗师傅就较过这真儿。
    “不是一毛八吗?怎么变成两毛了呢?再说了,你给的也不是满满一碗啊!”
    服务员却满不在乎。
    而且正因为工作量增加了,没个好气儿,话当然是横着出来的。
    “就这还没货呢!你要喝就喝,不喝拉倒!反正你不喝有人喝。”
    “嘿,你小子够横的,你还讲不讲理?”
    “你要讲理是吧?告诉你,别家都往散啤里扔冰块,知道不知道?我没这么干就够对得起你了,你喝得可是纯啤。挺大岁数?怎么占了便宜还卖乖啊?”
    于是两人就吵了起来,弄的不亦乐乎。
    啤酒尚且如此,像蔬菜这样每日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就更严重了。
    尤其这东西还是分等的,一向是什么等的,卖什么价钱。
    想想看,每天那么多种菜要凑在一起对外销售,那是相当复杂的价格体系。
    自然就更容易出现争执,以及商店擅自提价的问题。
    于是为了防止类似情况,政府的临时应对之法,就是让报纸每天公布政府颁的调整价格通知。
    老百姓呢,便因此养成了带着报纸去买菜的习惯。
    只有这样对照的看着,才能知道商店是不是乱涨价啊。
    可惜这种办法纯属理论性的,很多时候解决不了实际问题。
    像宁卫民的邻居米婶儿,就是煤市街副食店里卖菜的,对此体会最深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xslb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