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79章 但不是用木材而是依然建实心棱堡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“而这个改建工程所需消耗的人力和时间肯定也短不了,”
    “估计三百人持续施工的话,也得两三年的光景吧?”
    “没错,”
    陈勋马上附议,
    “一直都只有三百人施工的话,确实需要三年左右,”
    “所以我才希望小当家能修改雅兰城的建设方案,”
    “免得耽误了永明城要塞城墙改造工程的工期,”
    “毕竟我们的人手一直都很紧张。”
    李国助却含笑摇了摇头,说道:
    “我们现在有1300人,颜叔和俊臣哥不久以后回来,还可能再带来数百人,”
    “在这种情况下,组织600人进行施工建设应该还是可以的吧?”
    陈勋沉吟片刻,略显迟疑地道:
    “可以倒是可以,但我不确定会不会妨碍到铸炮厂、蒸汽机厂、纺织厂的正常运行。”
    李国助立即扫过林翌、高贯、赵贞雅,说道:“各位觉得会不会对你们有影响呢?”
    作为永明学会委员会的主任,三人都坐在第一排,相隔并不远,林翌和高贯甚至还相邻。
    三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最后是林翌先开口道:
    “目前,我们对蒸汽机的需求应该还不大,而且蒸汽机所需的部件还需要铸炮厂提供,”
    “所以蒸汽机厂需要的人手暂时还不多,”
    “保守估计,有50人就可以保证年产量满足需求了。”
    “再说能在蒸汽机厂工作的工匠,那都是技艺精湛的大匠,”
    “咱们强迫人家去工地上当建筑工,怕也不太合适吧?”
    李国助和陈勋都点了点头,表示理解和认可。
    “铸炮厂也用不了多少人,”
    高贯突然开口说道,
    “有50个经验丰富的铁匠,就可以满足各种需求。”
    “若只铸造小型火炮,我可以保证一年产出500到800门。”
    “若只铸造中型火炮,我可以保证一年产出300到600门。”
    “若只铸造大型火炮,我可以保证一年产出100到200门。”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xslb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